本文原載於:「新世代青年團」討論區
http://www.iclub.com.tw/politics/public/youth-agenda/
日期:2000.01.23∼02.26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
一∼十
何青
日 期: Sun, Jan 23
主 題: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一)
蔡建仁在《左翼》雜誌第二期《接聽西雅圖前哨戰的鉦鼓》一文裡終於公開承認他對 WTO的立場,他主張:WTO 一統江湖。 而且也提出他對社會主義的理想: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世界大同的「轉關」 社會主義。 他說這是他對歷史驗證過的事實 。諸引證如下 :
「一國的資本主義既不可能 ,一國的社會主義也不可能,領者都是歷史驗證過的事實, 唯有把市場攤開的世界範圍, 資本無所逃遁, 才是資本主義存續榮枯的試金石 ;同樣的,社會主義必須著眼全世界, 才不失為社會化的真諦」( 本文在括號「 」中的引文都是來自蔡建仁的大作 。)
不僅如此,他還宣布這就是「馬克思原計畫」要寫而沒有寫成的「 六冊著作,最後一冊就是世界市場 」的真旨 。
「馬克思原計畫寫的六冊著作,最後一冊就是世界市場,不啻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轉關 ,當前有志之士宜深加體會斯旨 。」
好利害啊!他連馬克思沒有寫的書都懂, 當然會讓像lalalilala這個青年團團員不 得不佩服得五體投地 。
我過去曾經批判過高安邦這個臺灣反共家族對《資本論》的誤導,可是最可怕的 誤導不是像高安邦這種明著反馬克思的假學者 ,而是裝作讚頌馬克思的”左”派的政治猏客 。在台灣由於長期在國民黨政 權違憲枉法 製造白色恐怖,造成大眾 對馬克思著作的無知和恐懼。 所以,近年來由於兩岸貿 易和政治前景和機會 ,使像馮志祥之流的一纇 得以以“左”之名而得志。甚 致有自美國回來的自 稱是海外釣魚台運動的” 發起人“曾支持民運的老前輩 ,種種無稽可笑的 怪現像都是因為“左”變成了 待價而估的商標也。可是, 這種亂吹亂蓋也只 能欺騙一時,因為台灣這些 年資本主義化的結果,使愈 來愈多的人覺得有需要 更進一步去瞭解資本 主義社會的本質,馬克思對資本 主義社會的分析《資本 論》當然是必讀的書,所 以,“政治經濟學”應時 變成顯學。《資本論》是 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 規律的科學研究、意識形 態和理論鬥爭的結晶,因 此,沒有站在工人階級的 階級立場,要真正理解書中 的道理是不可能的 。
從上面所引蔡建仁的話,很清楚的:(一)他認為一國的 社會主義不可能,這 「都是歷史驗證過的事實」;( 二)資本主義會不會垮 還不曉得,他要讀者相信 馬克思的「原計畫」就是要像 他那樣主張在「世界 市場」裡「市場攤開的 世界範圍,資本無所逃遁」,到那 時,資本主義才有可能轉變為( 他用「轉關」)社會 主義。因此,他要「 當前有志之士宜深加體會斯旨」, 去支持攤開「世界 市場」的WTO。 如果不照他的話去做, 會有什麼後果 ?
「否則,就要掉入第三世界主義的泥沼, 只有濫情,而喪失前瞻新社會的宏猷遠謀 。」
「總不 能跟人瞎起鬨,更不能 對問題全盤否定。」
誰反對WTO 誰就是「濫情」「就要掉入第三世界主義的泥沼 」,就是「跟人瞎起鬨 」,「對問題全盤否定 」,就會喪失他所認為的「前瞻 新社會的宏猷遠謀」 ,這個「遠謀」就是他的「 轉關」社會主義,就是他「 接聽西雅圖前哨戰的鉦鼓 」的心得。我希望我沒有 誤解他的原意,因此對他 的躲躲閃閃的話,我都不 怕重複地小心轉貼 。
首先,我要 聲明我澈底的不同意蔡 建仁的看法和立場,但是我要 尊重他有表露他的意見的自由 。這樣自己的主張就 不必再躲躲閃閃憋在心理 說不出來,對自己的健康不好 ,對學生也不好。 贊成WTO、 APEC就說贊成。又要支持新黨, 又要代表勞動黨 ,這些年也夠辛苦的 。左邊排隊,右邊也排 隊,何年才會排到前頭 ?還不如像宋江, 到頭來難免受招安, 老馬不騎小馬騎,邊騎邊看唱本兒 ,那多神啊! 如果怕內因說不出來,外因也可以說說 。可是,把老馬說成主張 「轉關」社會主義, 這樣歪曲,不要說以“ 左 ”派的面目出現 ,就是以右派的做法 ,也有失做學問的忠厚之道了 。
馬克思在寫作《資本論》之前1857-1858年的草稿( 今天這些經濟學筆記被稱為《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 》「原計畫」的確準備把《 資本論》 擴張到討論國際貿易和世界市場的問題 ,在一篇《導言 》裡,他說到分五篇論綱 。至於是不是「 原計畫寫的六冊著作,最後一冊就是世界市場 」,要分幾冊, 他並沒有說, 這是「轉關」社會主義者蔡建仁 “強不知為知”的捏造。他 連第三卷也“ 只有一個初稿,而且極不完全”( 見恩格斯的序)。可是他在 《資本論》裡 對勞動價值理論的發展,以經留下了 解釋國際貿易和世界市場 的必需的要素。 說馬克思批判和分析世界市場 的問題是一回事,說他支持發 展資本主義世界 市場以便「 轉關」到社會主義完全是對 他的污賴。台灣像 高安邦之徒何其多 ?
日 期: Tue, Jan 25
主題: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二)
有人說過:資本主義的生產愈來愈社會化,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 的機構逐漸滲透進化 ,加上巿場的世界化, 有一天資本主義就會「轉關」為 社會主義的世界。 講這話的,就是一百年前德國有 名的社會民主黨(SPD )的領袖愛德華.伯恩斯坦 (Eduard
Bernstein 1850-1932 )。他影嚮了社會 學家韋伯、 經濟學家熊比得,後者以主張“ 經濟逐漸社會主義化”而著名。 對這種觀點的文獻實在太多了 ,有興趣的人很容易找到。 這種論調百年來總 是有人用不同的語言和口氣 一再重複。我發現有篇 批評蔡建仁的文章也提到 另一個人法蘭西斯 •福山也有關於WTO的「 轉關論」,值得轉貼(見
Monica:
《「全球化 」還是「國際化」 》
) 。
『蔡建仁在「接」文中指出:「我們也不應該重複左派的舊調 ,只是簡單地否定市場 ,特別是WTO亟欲建構的世界市場 。一國的資本主既不可能 ,一國的社會主義也不可能 ,領者(?) 都是歷史驗證過的事實, 唯有把市場攤開的世界範圍 ,資本無所逃遁, 才是資本主義存續榮枯的試金石。 」這段話,讓人驚訝地發現它與「 新自由主義」 化妝師法蘭西斯 •福山的相同性, 福山說:「 全球資本主義透過創造WTO, 解決了左派的集體行動問題。 WTO是唯一有機會 進化成一個全球統理機構的國際組織 。』(見「苦勞網」 WTO專題整理,反WTO行動 )
我之所以公開批判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 因為他的這種錯誤的論調是企圖對社會主義在理論上宣布死刑 。特別是, 在一些超級的資本主義大國或區域集團國 家在冷戰後新的國際情勢下極力推行 WTO,北京和台北即將進入WTO的 前夕,西雅圖反WTO運動勝利 的「鉦鼓」之聲餘音未消, 就在這個時候 ,蔡建仁急急忙忙的跳出來重彈 「轉關論」的舊調 ,而且公開假稱馬克思贊成 WTO,因此這個批判就更顯得 迫切而且必要。究竟蔡建仁是 “善意”與否 ,在此已不相關了, 無知不能做為錯誤的借口。 或許,他真的相信老馬今天 會像他一樣贊成WTO, 那麼這個老馬就要否定 他自已所建立的勞動價值理論 和貨幣理論才有可能把 WTO種種措施解釋為 「有其合理的部分」 ,換句話說,要否定他所站的階級立場 。然後還要否定我在《 對WTO議題的一些意見 》一文裡所說的 ,國際貿易中暨使在平等互惠的 原則下進行『 資本主義自由平等的國際貿易 必然導致發展不平衡, 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還是比比較不發達 國家絕對有利』的論斷。 何況,在實際的操作中 ,大型國際壟斷資本 和強國有許多對他們有利 ,對弱國無利的不平等交換條件。 蔡建仁認為 :
「WTO 進行整平場地(levelling
the field )的種種措施,在我們看來, 頗多係消除人為扭曲, 讓價值規律彰顯出來 」【 論題一 】
因此就會有真正的等價交換。這種看法,就完全無視於幾百年來 新舊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存在 ,也「都是歷史驗證過的事實」 。他的所謂 「整平場地的種種措施 」恰恰好就是WTO和 GATT質變的關鍵之處 !誰看不到這個歷史發展的 “揚去”的關結點 ,誰就不了解WTO 。WTO有別於 GATT, 正是這些「強者的設定」 。蔡建仁強調它「有其合理的部分 」。他說 :
「關稅障礙與非關稅障礙的減讓,並且也提出所謂的新貿易議題 ,諸如競爭政策、政府採購 、政府補貼、知識財產權以及勞動標準、環保 標準等等,乃至於反貪腐規範 ,這一切固然充斥著強者的設定, 但也有其合理的部分,需要我們細細去辨識 ,時不能一言而決。」【論題二 】
表面上,他的關切似乎是對這些「強者的設定 」之公平不公平的公平原則( 「讓價值規律彰顯出來 」)和合理不合理的合理原則。 他的一向說法就是有公平有不公平 ,也有合理也有不合理, 來表示他的看法很全面。 可是,他就在部份和整體的對立統一中 ,只看到部份而把整體忘了。 即然這些措施和設定是「 強者」修定設計的,在「 強者」和弱者對立的兩邊, 彼此競爭中,每個各別的部份 都表面上帶有進步性的措施和設定 ,例如蔡建仁所提到的 「諸如競爭政策、 政府採購、政府補貼、 知識財產權以及勞動標準、 環保標準等等, 乃至於反貪腐規範」,從整體看, 卻無不是在在針對弱者而定的 ,都是含有要求 第三世界國家傷權讓利以便讓「 強者」打開門戶干涉內政的霸權凌蹂的方便法門 。假定這些措施和設定對「強者 」,比如美國, 有同樣的要求和限制 ,那麼請問由誰來強迫執行 ?到目前為止,WTO 在處理會員國之見的糾紛 ,成功的例子很少 。
針對蔡建仁所提的WTO問題,我們要分兩方面來批判他的「 轉關」社會主義: 【論題一】「讓價值規律彰顯出來 」資本主義會不會「轉關 」到社會主義; 【論題二】WTO的一些新貿易議題 ,在假定都是合理的情況下, 對『資本主義 發達國家還是比比較不發達國家絕對有利 』
(待續) ◆本文是下面在本討論區 已經發表的續篇:
《對WTO議題的一些意見》1/21/2000
《評 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一) 》1/23/2000
日 期: Sat, Jan 29
主題: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三)
【論題一】「讓價值規律彰顯出來」資本主義會不會「轉關」到社會主義:
關於對「轉關論 」一般的理論過去很人已經圍繞著伯恩斯坦 的看法做了很多批判, 我在此只要集中在蔡建仁的論述裡相關的看法來批判 。
蔡建仁的「 轉關論」有一個主要的前題 :
「一國的資本主義既不可能,一國的社會主義也不可能, 領者都是歷史驗證過的事實 ,唯有把市場攤開到世界範圍 ,資本無所逃逭(遁), 才是資本主義存續榮枯的試金石 」
這裡他玩了一個鬼計,把「一國的資本主義」和「一國的社會主義」 相提並論, 然後以宣布二者都「不可能」的「 歷史驗證過的事實」來証明他「 唯有」 的結論。如果比較細心的人就會問 :沒有「一國的資本主義」那裡 來今天這麼多 的資本主義國家?有些國家如古巴 、北韓等算不算「一國的 社會主義」﹖ 這叫作以君之道還君之身 ,用枚舉事例的方式 ,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 反而流於玩弄事例 。羅列一般例子是很容易的事, 但是沒有任何意義,有時起反作用。 有人只要舉一個反例 ,他的論證就站不住腳 。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比比皆是失敗 、復辟、成功和「 不可能」的事實, 為什麼同樣的邏輯,他不會推論出 社會主義也會如此, 反而得到「唯有把市場攤開到 世界範圍,資本無所逃逭 (遁),才是資本主義 存續榮枯的試金石」的結論 ,因此,去主張WTO 一統江湖?有人說過『 如果不是從全部總和、 不是從聯係中去掌握事實 ,而是片斷的和隨便挑出來的 ,那麼事實就只是一種兒戲 ,或甚至連兒戲也不如 。』蔡建仁的「 轉關論」就是一場混水摸魚的兒戲 。
根據黑格爾的辯證法,事物矛盾著的兩方面會互相向對立面轉化。因此 ,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對立統一的關係裡 ,資本主義會愈來愈社會化, 或社會主義會愈來愈資本主義私有化 ,有一天,WTO把世界市場「 攤開到世界範圍,資本無所逃逭 (遁)」,那個時候,就是「資本主義與 社會主義的轉關」。 兩年前,美濃的朋友舉辦過一次關於台灣社會營造的講 習 會,在那次會裡蔡建仁抄用有名的 資本主義的理論家羅斯扥夫(R.W.
Rostov )的資本主義起飛四個發展階段論 ,在場很多人鼓掌和讚許, 有位年輕人還歇斯底里站起來大叫偉大。 如果蔡建仁的「轉關論」也分成四個階段的話 ,那才更了不起。不管如何, 黑格爾、羅斯扥夫或蔡建仁的理論都是先驗論 。可是現實卻不管事先設定的公式, 常常不按已定方針辦事。如果現實有一天必定會 「轉關」到社會主義 ,那麼就怪不得民粹黨人要笑革命黨人 為了怕月蝕而努力去敲鑼打鼓那樣多此一舉 。難怪蔡建仁要叫人去支持WTO, 等到「資本無所逃逭(遁) 」,到時社會主義就來臨了 。如果到時沒有「轉關」呢? 那麼,對不起,這只是證明「 資本主義存續榮枯的試金石」是「榮」不是「枯 」,也不過是讓贊成 社會主義的人失望而已 。
把這個隱藏在背後的前題處理了,現在我們進一步來分析他的「轉關論」。
在《資本論》裡,馬克思把資本主義商品的勞動價值界定為生產該商品所需的 直接和間接抽象勞動的總和, 而所謂價值規律簡單講起來 就是由勞動價值所直接規範的商品交換 。事實上, 在資本主義這個特殊的社會形式下, 最簡單的 等價交換中便含有最基本的社會矛盾 ,即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對立統一關係 。並且由此產生的生產關係:雇傭 、所有和分配都是對立關係。在《 共產黨宣言》裡,馬恩所要摧毀的就是這些生產關係。 因為這些關係產生和 再生產對立的階級關係,剝削關係 ,貧富兩極化,甚至於造成國與國之間的帝國主義侵略和戰爭 ,加上不勝其擾的周期性大規模的經濟危機 ,更使資本家跳樓 ,勞動者流離失所和民不聊生。 生產社會化和私有制是不是不能向矛盾的對立面轉化 ,要看外在的條件,特別是, 主觀能動的因素才是矛盾主次轉化的契機 ,否則發生質變的關節時刻可以望穿秋水, 伊人何處。「讓價值規律彰顯出來 」的意思就是讓價值規律像地心引力那樣 規範商品交換 ,也就是說,繼續生產和再生產 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 商品交換只能強化資本主義的私有制 。先驗論的發展觀不是馬克思的看法, 而是「轉關論」的概念辯證法 。
蔡建仁所以支持WTO一統江湖,据他說,主要的理由就是要「 讓價值規律彰顯出來」, 因為「WTO進行整平場地(levelling
the field) 的種種措施,在我們看來 ,頗多係消除人為扭曲」。 這種看法當然是錯誤的。 在國際貿易中 ,價值規律已經「彰顯出來」了 ,不必借助於WTO做為助產婆 。
當一國的商品交換非常頻繁,才能「讓價值規律彰顯出來」。 勞動力變成商品並且和生產資料實際隸屬於資本 ,這就是資本主義化。 世界上還有許多資本主義不發達或比較不發達的國家 ,國內的交換有「人為扭曲」 和超經濟因素的干預。或有些所謂社會主義的國家 ,『不按價值規律辦事』 。但是一國的情況和 國際貿易的情況不同, 國際貿易則更複雜,有了本質上的修正, 『價值規律在這裡有了重大的變化 』(見《剩餘價值理論》) ,『比較發達的國家 的勞動在這裡作為比較高的勞動來實現 』(見《資本論》 )。在這裡,價值規律 是一隻無形的手在運轉。 馬克思指出商品都是 資本主義生產出來的商品 ,帶有不同國家資本的形式。因此 ,國與國之間的商品—資本的交易 ,帶有其他 國際資本的形式的種子, 例如外國金融資本的借貸資金和直接投資的外資 。(待續 )
【論題二】 WTO的一些新貿易議題,在假定都是合理的情況下,對
『資本主義發達 國家還是比比較不發達國家絕對有利 』
◆本文是下面在本討論區已經發表文章的續篇:
[1]《對WTO議題的一些意見》1/21/2000
[2]《評蔡建仁的「轉關 」社會主義(一)》1/23/2000
[3]《評蔡建仁的「轉關 」社會主義(二)》1/25/2000
日 期: Tue, Feb 1
主題: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四)
【論題二】WTO的一些新貿易議題,在假定都是合理的情況下, 對『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還是比比較不發達國家絕對有利 』
蔡建仁認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只要把人為扭曲不合理的部份消除掉 ,「讓價值規律彰顯出來」, 那麼就應該支持它。 這種說法,假定著李嘉圖的『比較利益 』學說【註一】。 金寶瑜則認為WTO 只能進行不公平貿易和不平等交換 ,如果按照李嘉圖的說法, 今天美國和德國應該是農業大國 而不是工業發達的國家,所以她反對加入。 可是,她又說WTO 的強國反對“廉價勞工”是不合理的, 因為這正好是第三世界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一種比較利益 。這種說法, 背後的理論也是李嘉圖的 『比較利益』學說 。這個理論被主流經濟學 奉為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其實 ,蔡建仁和金寶瑜說法雖然不同, 一正一反,不管讚成或反對, 都是假定著李嘉圖的『 比較利益』學說的正確性。可是 ,我們認為這個學說理論本身卻是錯誤的。 而且,不管這理論是正確還是錯誤, 蔡建仁和金寶瑜的說法還是錯誤的【註二】 。
假定它是合理的情況,我們也不應該支持WTO一統江湖。因為, 在WTO的統治下 ,國際貿易會強化國際分工和專門化, 結果會導致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和比較 不發達國家的發展不平衡 。而且, WTO會擴大這種不平衡的發展,不會像蔡建仁 說的那樣,有一天會「 轉關 」為社會主義。 金寶瑜雖然反對WTO ,可是她反對的理由卻是錯誤的 。她對李嘉圖的『比較利益 』學說的解釋是錯誤的, 她主張第三世界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用“廉價勞工” 跟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去競爭,也是錯誤的 。有人說,錯誤就錯誤, 只要結論是正確,有什麼關係 。有,因為這些錯誤的觀念是資產階級的觀念, 對工運斗爭的策略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比如大家所關心的
『藍綠色條款』的問題 ,台灣工人階級就會站到 本地資產階級的利益 去為提高他們的利潤而奮鬥。 從蔡建仁的觀點 ,「就要以世界的量尺來核算 」,主張『綠色條款』「 倘要開發中國家維持環保 ,則其產生的利益,如水土涵養 、氧氣再生等等,都有權得到「 報償」。 開發中國家的本地資產階級利用 環保法律和管理的不完善 ,把本來屬於生產費用 的維持環保部份當做自己的額外利潤 ,讓人民去承當清理 污染的開消 。蔡建仁把這部份維持費用, 當做資本家該得的,並且主張如果要 資本家不污染 ,就要對他們「報償」! 蔡建仁主張WTO一統江湖的觀點, 顯然是站在國際資本的立場在考慮 。關於『綠色條款』可以「報償」的主張 ,則表面上是站在本地資本的利益 ,從有利於WTO的推展來看, 歸根究底,還是站在國際資本 (或中國當權派﹖) 的利益著想。金寶瑜從她反對 WTO和贊成 “廉價勞工”的『比較利益』 看,她是站在本地資本家的立場 ,支持本地資本家 維持或增加對工人的剝削率, 這種階級立場是不是和工人 階級的反WTO 的策略有統一的地方, 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工人要求調整工資 ,以免在不斷的 通貨膨漲下擴大本地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率 。在國際貿易的 國際 工資價值階梯裡 ,如果考慮各國勞動生產率的強度, 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和比較不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更大, 本地資本家在國際市場上的商品是在 剝削已經完成的生產價格之上加價 ,根據國際的平均利潤率去競爭。因此, 金寶瑜所謂“廉價勞工 ”的『比較利益』者也的說法也不過是為 本地資本家爭取更多已經 剝削完成商品交換的利潤。這就是金寶瑜『比較利益』 的資產階級立場 。
那麼站在工人階級的立場怎麼看WTO『藍綠色條款』的問題呢 ?
首先,必須指出把『藍綠色條款』的問題被單獨挑出來討論是錯誤的 ,必須從WTO 總體來分析工人階級的鬥爭策略,而不能孤立地考慮 勞動基準或環保的問題 。因為,如眾所知,就以非『 藍綠色條款』的問題而論, 圍繞著國家補貼的問題 ,資本主義發達的國家在WTO的會議上對資本主義 比較不發大發達的國家施壓 ,迫使很多國家如台灣那樣急於想進入 WTO的國家, 匆忙進行國營企業民營化 (就是像米酒的加稅進口的做為) ,都會影嚮到工人的工作條件和就業機會 。要從鬥爭的總體去考慮,做階級分析 。不要像蔡建仁和金寶瑜那樣 ,單獨考慮『 藍綠色條款』,這是資產階級的主張 。而且要站在工人階級 的立場來分析什麼是有利什麼是無利,來提出自己的主張 。青年團對WTO 的提法比之蔡金之流的提法具體而且是到目前為止, 立場最明朗的主張 ,實在很令我佩服 。
其次,工人階級的鬥爭策略要建立在科學的階級分析上 。(待續 )
【註一】李嘉圖的『比較利益』學說是以勞動價值理論為基礎的理論。主要的看法發表 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第七章“論對外貿易” 裡。李嘉圖的學說由於 他的勞動價值理論的錯誤(見《資本論》第二卷恩格 斯的序言),不得不用 他的貨幣理論來解釋『比較利益』,應該說是『比較 價格』的理論,這個理 論在主流經濟學裡有一些不同的變形(例如Hecksher -Ohlin-Samuelson“ 定理”)。百年來圍繞著勞動價值理論正反兩方為它是否多餘的問題打了幾 場激烈的爭論,產生了千篇以上的論文。如果必要的話,說不定在台灣也可 以辯論一下,但我很懷疑台灣有不靠抄襲的理論水平,常常有些反對者連《 資本論》都沒有看過。筆者是贊成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的看法。對李嘉圖 的『比較利益』學說的批判,在此討論恐怕不適合。有必要,以後另成一篇 (參看[1])。
【註二】兩 年前蔡建仁和金寶瑜曾在台中的一場“全球化“問題討論 營地作過贊成和反 對的演講,會前我曾表示強烈的反對用”全球化“的提法 。我反對的理由主 要是它是資本家的觀念,突出資本物的關係而不是人與人 的剝削關係。五年 前,我曾在台北工委會和台中東海大學做過四場 WTO 的演講,提醒台灣工 運要注意國營民營化的問題,可惜講者殷殷 ,聽者忽忽 ,失去運動的先手。 多年來我在海外對台灣國民黨“官僚資本 ”的問題也 做過好幾場演講寫過很 多文章,今天這已經是常識,但理論上 的分析還是很不夠 。十幾年來,台灣 的左派運動被假左派的混水模魚的 資產階級的看法所誤導 ,許多找路的年輕 人,像無頭蒼蠅,亂亂做,亂亂對。今天, 看到《左翼》 雜誌的出現,不批 判,行嗎?
◆本文是下 面在本討論區已經發表文章的續篇:
[1]《對WT O議題的一些意見》1/21/2000
[2]《評 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一)》1/23/2000
[3]《評 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二)》1/25/2000
[4]《評 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三)》1/29/2000
日 期: Sun, Feb 6
主 題: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五)
【論題二】WTO的一些新貿易議題,在假定都是合理的情況下,對『 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還是比比較不發達國家絕對有利 』
(續上) 金 寶瑜有一種傾向,就是凡是資產階級做過的, 正在做的,或將來要做的通通是 錯的 。這當然跟她的訓練和階級立場有關, 理論上叫做用不顧歷史發展 的 社會條件看問題或者“左傾幼稚病”。 這種沒有一分為二的觀點對工人 階級的鬥爭不見得有利,有時還會很有害。 例如她在《帝國主義之全球化下 無自由或公平的貿易》這篇文章裡提到的18 世紀初英國反『穀物法』運動的 看法,她說:“所以,貿易政策,不管是自 由或不自由,只會對一國的某些 階級有利。廢除『穀物法』對資產階級有利 ,對地主有害。英國工人階級當 然從廉價進口糧食得不到好處,因為他們的 工資也會跟著糧價的減低而下降 。”(因為臨時找不到中文本,我只好根據 原英文翻譯)由於高糧價,工人 支持資產階級一起反對『穀物法』的鬥爭( 可能金寶瑜會怪那時的英國工人 階級為什麼只顧肚子不怕工資下降,好不爭 气唷!)以當時而論,英國資產 階級主張發展國際貿易,反對不合理的穀物 關稅,對抗英國的封建貴族地主 階級而言,還是有進步的一面。
而且, 由於金寶瑜的“左”,她對李嘉圖的「比較 利益」學說還做了錯誤的介紹。 以一個教主流經濟學的人犯這種錯誤,是很 不平常的。同文裡,她說:“ 假如依照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的邏輯,德國和美 國都不應該有工業化的企圖。 ”“因為,工業化始於英國,到了十九世紀初 ,它的工業發展在其他國家之 前,包括美國和德國。”又說:“美國很清楚 地在農業生產上有比較利益; 因此,它應該出口糧食和其他的農產品到英國 而且從英國進口所有的工業品 。假如按照這個貿易政策去做,英國就會拿到 所有它所需要的工業原料和糧食 ,而美國就會仍然是一個沒有工業化的國家 。 ”
根據 金寶瑜對李嘉圖一知半解的“邏輯”分析,她以 為按照她對『比較利益』理論 的認識,『美國就會仍然是一個沒有工業化的國家』。 事實上,根據李嘉圖 的『比較利益』學說,恰好不會產生這種結果。現在我 們就來看看她究竟錯 在什麼地方。
在國際 貿易中,一國所有產品都占尤勢,另一國所有產品都占劣勢 ,那麼這兩個國家 能不能進行平等互惠的貿易呢﹖李嘉圖說:能。他的理論 的精彩之點的根據 就在這裡:因為,兩國用來生產交換的商品所花費的比較 成本有差別。兩國 貿易真正起決定作用的不是生產商品所花費的絕對成本, 或者說勞動所耗費 的數量,而是比較成本。按照比較成本進行交換,兩國的 商品雖然商品的 價值不同,但是,交換的結果,各國都可以得到比自己生產 該商品更多的使用 價值。他舉了一個假設的例子來說明:
葡萄牙 生產一定數量的葡萄酒只需要80個工人一年的勞動時間, 生產一定數量的毛呢 需要90個工人一年的勞動時間;而在英國生產同樣數量 的葡萄酒和毛呢,則 分別需要120個工人一年的勞動時間和100個工人一年的 勞動時間。因此,英國 發現對自己最有利的辦法是輸出毛呢以輸入葡萄酒。 而對葡萄牙來說,輸出 葡萄酒以交換毛呢是有利的。如果,葡萄牙把投資於 毛呢的全部資本都投到 葡萄酒,而英國把投資於葡萄酒的全部資本都投到毛 呢。然後以葡萄酒換 毛呢,進行貿易的結果各得利益,本來葡萄牙需要90個 工人一年的勞動時間 去生產一定數量毛呢的成本,貿易後,只需要80個工人 一年的成本,節約了 10個工人,而英國雖然用100個工人換葡萄牙80個工人的 葡萄酒,但是相對的 節約了20個工人。由於李嘉圖的『比較利益』說的是生產 成本,所以又稱為 『比較成本』。(參見【註一】)
編按 :這個【註一】是指「[5]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 四)」的 【註一】:李嘉圖的『比較利益』學說是以勞動價值理論為 基礎的理論 。主要的看法發表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第七章“ 論對外貿易 ”裡。李嘉圖的學說由於他的勞動價值理論的錯誤(見《 資本論》 第二卷恩格斯的序言),不得不用他的貨幣理論來解釋『比 較利益』 ,應該說是『比較價格』的理論,這個理論在主流經濟學裡 有一些不同 的變形(例如Hecksher-Ohlin-Samuelson“定理”)。百 年來圍繞著 勞動價值理論正反兩方為它是否多餘的問題打了幾場激烈 的爭論, 產生了千篇以上的論文。如果必要的話,說不定在台灣也可 以辯論一下, 但我很懷疑台灣有不靠抄襲的理論水平,常常有些反對 者連《資本論 》都沒有看過。筆者是贊成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的看 法。對李嘉圖 的『比較利益』學說的批判,在此討論恐怕不適合。有 必要,以後 另成一篇(參看[1]《對WTO議題的一些意見 》1/21/2000 ,也刊登於本專欄【 理論與運動】)。
在這個理論裡,兩國貿易所交換的商品,並不限於工業品或農產品, 也不是指一整個部門跟 另一個整部門交換,因此,不管兩國的生產力發展差 別如何,只要各國有 比較成本不同的商品,就可以進行互惠的貿易。當然李 嘉圖的『比較成本 』說,對當時的英國擴張殖民地和發展外貿有利,所以後 來被一些庸俗的 經濟學家作為進行侵略和擴張的理論依據,因此李嘉圖的真 義反而被誤解。 金寶瑜錯誤地把一些庸俗的經濟學家的說法信以為真,美國 和德國沒有變成 農業國,這不是李嘉圖的錯。李嘉圖的錯不在這裡,而在於 他的理論本身站 不住腳,『比較成本』的理論本身是錯的【註三】。一方面 ,國際貿易對 發達國家比比較不發達國家有絕對的利益,但是對比較不發達 國家的經濟 影嚮卻是有雙重性:除了遭受剝削和導至畸形經濟發展之外,也 在一定的程度 上促進技術和經濟發展。有像馬克思在1848年《關於自由貿易 的演說》中所說 的造成西印度專門生產咖啡和砂糖那樣,以至於使人誤為是 它的“自然秉賦 ”(台灣水牛和水稻田的崇拜者注意),對經濟比較不發達 的國家“所付出 的實物形式的物化勞動多於它所得到的,但是它由此得到的 商品比它自己所能 產生的更便宜。(《資本論》第二卷265頁)同時相對於經 濟鎖國閉關自守的 封建主義來說也有一種進步的影嚮。金寶瑜喜歡用帝國主 義和第三世界來 解釋一切的矛盾,蔡建仁罵這種二分法的觀點為「第三世界 主義」。國際 貿易中存在著不等價交換不一定是經濟上的剝削,可能是由於 政治或軍事的 超經濟強制手段所造成的種種因素。發展中的國家雖然在國際 貿易中付出了 不等量的物化勞動,但它在交換中所得到的比它自已能生產的 更便宜。這就是 資本主義發展的國際價值規律,也是蔡建仁和金寶瑜一知半 解的李嘉圖『 比較成本』說。在資本主義的國際貿易中,商品交換是反映價 值規律在運轉 ,WTO這種人為的超經濟的霸權干預,反而會使價值規律不 能顯現出來。
(待續並祝大家新年快樂 )
【註三】李嘉圖堅持用價值理論來解釋國際貿易, 可是他的理論遇到了不能克服的 二律背反:(1)由於不能區分勞動和勞動力以 及抽象勞動和具體勞動,因此 不能說明為什麼工資總是小於相對所生產的產 品的價值;(2 )等額的資本使用 不同的勞動量,按照李嘉圖的價值理論應該得到不同的利潤 ,可是不然,得到 的是平均相等的利潤。李嘉圖混同生產價格(他稱為相對價值 )和價值,也 不能了解利潤和超額利潤。對李嘉圖的學說如有必要再另文評論 。
◆本文是下面在本討論區已經發表文章的續篇:
[1]《對WTO議題的一些意見》 1/21/2000
[2]《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 一)》1/23/2000
[3]《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 二)》1/25/2000
[4]《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 三)》1/29/2000
[5]《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 四)》2/01/2000
日 期: Mon, Feb 14
主 題: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六)
【論題二】WTO的一些新貿易議題,在假定都是合理的情況下, 對『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還是比比較不發達國家絕對有利』
(續上)
金寶瑜的錯誤是雙重的:
1) 她對李嘉圖的『比較利益』學說的瞭解是錯誤的。李嘉圖的理論是針對亞當 •史密的『絕對利益』提出來的,金寶瑜反而用『絕對利益』來解釋李嘉圖 ,然後再批評他錯。李嘉圖的學說是不管國際貿易的雙方生產力如何,不管 公平不公平,不管自由平等不自由平等,人人有獎,都有『比較利益』。金 寶瑜用馬嘴咬牛頭。
2) 金寶瑜自稱反對“帝國主義”和“全球化”,問題不在她用的名詞,用“國 際化”代替“全球化”可能對它的意含(Connotation)有所改變,可是,主 要的問題還是這些名詞的指謂(Denotation)是什麼。 今天在資本國際化的 新條件下,“金融資本”輸出和輸入已經和第一次世界 大戰的國濟情勢有所 不同,直接資本的投資已經不限於國界,而且壟斷資本 的競爭已經跨越國界 ,在一個新的大拼盤上,進行一場更大更複雜的跨國際 集團化和反集團化, 大堆集團化和反大堆集團化的國際壟斷競爭。而且隨著 金融資本的國際化, 經濟危機的連鎖性也愈來愈緊密,以至於在一國或一地 區的變化,可以牽動 全世界。簡單地延用老的“帝國主義”的觀念來說明或 處理WTO的問題, 必然有僵硬和捉襟見肘之處。十幾年前我曾從資本循環 的觀點分析過資本國 際化的問題(【註四】),在一定範圍內,今天這篇文 章還有說明力,但需 要更新。今天,直接資本的投資已經在所謂“帝國主義 ”和“第三世界”之 間交流融會,以至於像金寶瑜所說的關於“廉價勞工” 是第三世界國家在國 際貿易中的一種比較利益的提法變成不知所云的牽強附 會,她的所謂“帝國 主義全球化”的提法也模糊不清。所以,她用“公平” 和“自由平等”那種 資產階級的反封建的主張在今天看來也就像穿了尺寸不 合的怪裝。她關於廉 價勞工是第三世界的『比較利益』是把資產階級的利益 當作國家的利益。這 種主張有利於台灣資產階級不利於台灣工人階級,跟她 一向不齒的WTO吹 鼓手瞿宛文同一鼻孔出气 。
蔡建 仁的問題跟金寶瑜嚴重的層次很不同,表面上他以國際 資本的大一統為鵠 的,手中拿根戒尺,到處要人「以世界的量尺來核算」 ,可是,他贊成或反 對WTO並不是建立在它是否有利於台灣工人階級上,也不是建立在大中國 的工人階級的利益上,而是以北京政府的當權派的意旨 為依歸。他之贊成W TO,不是因為WTO對台灣人民有什麼好處,而是因為參加 WTO是中國 的已定政策。正如他之所以支持勞動黨同時又支持新黨,只因為它們都主張 中國來統一台灣,而且中國又支持新黨。
有人 會問,蔡建仁又沒有像金寶瑜那樣提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為什麼我前面 說他也假定這個學說的正確性﹖今天的主流經濟學幾乎很少人提價值規律, 因為這個規律蘊含著商品的生產和交換要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也就 說商品要按照勞動價值量來進行交換。很多人已經不知到是誰首先把勞動價 值理論提出來了,不是馬克思,而是李嘉圖。可是由於他的理論有缺陷(見 【註三】),一直到死前還繼續不怠。李嘉圖的「比較利益」學說就是建立 在這個規律上,對他來說,「比較利益」就是國際貿易價值規律的顯現。用 勞動價值理論來說明國際貿易的只有這一家,可能蔡建仁在提「價值規律的 顯現」時,言者無心,但說者還是指李嘉圖,而不是馬克思。因為馬克思雖然 來不及談國際貿易,可是在《資本論》裡留下了所有分析它的基本工具, 可是不會是像蔡建仁說的那樣「最後一冊就是世界市場,不啻是資本主義與 社會主義的轉關」而且要「讓價值規律彰顯出來」。我不是在批評他沒有足夠 的功力來發展馬克思的國際貿易的理論,這一點他是沒有能力,而是批叛他 掛羊頭賣狗肉,台灣這種人還不少呢。
我要把 上面舉出來的例子用來簡單的說明為什麼我在前面說這個理論站不住腳, 為什麼對『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還是比比較不發達國家絕對有利』。
在假定 的例子裡,葡萄牙的葡萄酒和毛呢都具有絕對的優勢跟英國競爭,而且會 占據英國的市場。根據李嘉圖的貨幣理論,英國的金子就會開始流向葡萄牙 ,英國金子的供給量下降,同時葡萄牙的金子的供給量上昇。如果這種情況 持續,英國慢慢就會進入長期性的貿易負債。相反地,葡萄牙出超,它的 資本家就可以在國際上出貸。在國際收支平衡,終久有債還債,而且要還本 付息,1974年以前還是金本位,要用金子還,今天已經是多種國際貨幣本位 ,但道理一樣。有趣的是,李嘉圖故意把英國說成像資本主義比較不發達國家 (UCC),而葡萄牙像資本主義發達國家(DCC)。在一定的意義上,這種區別 用資本主義經濟效益來反映了發展的程度。如果只是考慮兩國間兩種商品的 『比較利益』,那麼李嘉圖的理論還看不出有什麼大問題。可是,從兩個國家 來比較就顯露UCC可以用來跟DCC競爭的,要麼是低價值的初級品或低效益 的如特別的地區性條件:氣候和自然資源。我們不考慮“廉價勞工”和政治 ﹣法律的補貼與枉法行為,因為這些在直接投資的情況下,只是影嚮資方的 利潤,而不是國際巿場商品的價格。台灣工人階級應該考慮的是在經濟鬥爭 中如何減少剩餘價值的生產和剝削率的問題而不是替資方爭取更大的利潤!(待續 )
【註四】《評『新國際分工』﹣論資本國際化與第三世界工運的策略 》1986
◆本文是下面在本討論區已經發表文章的續篇:
[1]《對WTO議題的一些意見》1/21/ 2000
[2]《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一)》1/23/ 2000
[3]《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二)》1/25/ 2000
[4]《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三)》1/29/ 2000
[5]《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四)》2/01/ 2000
[6]《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五)》2/06/ 2000
日 期: Fri, Feb 18
主 題: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七)
【論題二】WTO的一些新貿易議題,在假定都是合理的情況下 ,對『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還是比比較不發達國家絕對有利 』
我們不考慮 “廉價勞工”和政治﹣法律的補貼與枉法行為,因為這些在直接投資的情況 下,只是影嚮資方的利潤,而不是國際巿場商品的價格。台灣工人階級應該 考慮的是在經濟鬥爭中如何減少剩餘價值的生產和剝削率而不是替資方爭取 更大的利潤!
(續上)
六、七 年前,我到中國去旅遊,回台應台灣工委會的邀請做了一場演講。當時台灣 有很多資本家惶惶然跑到中國投資,許多夕陽工業(勞力高、利潤低的工業 )外移到中國去尋找出路。後來討論時,針對台灣的工運前境有很情緒的 對話和岐見。在場的蔡建仁站起來大叫:“都走了!都走了!台灣的資本家 都走了!”相對於此,我提出這樣的說法:“台灣的工資雖然比較高,但 不貴;中國的工資雖然比較低,但不便宜。”指出臺灣的資本家只要有利可圖 ,還會繼續在台灣投資。工資的高低與物價有關,剩餘價值與利潤率有關。 未來台灣的工運還是要繼續努力。這裡,我的話對工資與利潤的關係和台灣 經濟發展與工運前景的關係提出不同的看法。蔡建仁認為台灣工運已經沒搞 頭,我卻認為大有做為。
李嘉圖 的『比較利益』學說錯在什麼地方﹖其實對李嘉圖的批判並不需要什麼大學問 ,只要了解《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就夠了。由於這不是在做學術報告, 我在此簡單提出幾點,點到為止:
1) 拔一毛以利天下
李嘉圖 的理論中所描述的資本家與其說是像現實裡的人還不如說是像菩薩。資本家 不會為了穫得更多的使用價值去搞國際進出口貿易,而是為了有利可圖。 追求更多的的使用价值和追求更多的利潤是兩回事,使用价值的增加包含著 (交換)價值以及相應的剩餘價值的下降。換句話說,如果考慮各種可能的 反作用,平均利潤率會逐漸趨於下降。既使資本家在『比較利益』利潤的考慮 下進口特定的商品,由於利潤率下降,終久會停止該商品的進口,另尋 更有利的投資。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
2 )『比較利益』是錯誤的比較
李嘉圖 用不同部門產品(葡萄酒和毛呢)的生產效率做比較,這是錯的。因為比較 生產效率只能在同一部門的產品之間做才有意義。葡萄牙的葡萄酒要跟英國 生產葡萄酒的效益相比較才會跟利潤掛鉤。
3) 不公平和不平衡發展
在現實 裡面,國際間的貿易當然是在不平等不公平(甚至壟斷)的競爭中進行。 可是所謂資本主義等價交換的規律性,就是而且只能是存在於這樣具體的競爭 中起作用,這就是資本家的公平和平等法權觀念的客觀根據,這就是資本主義 商品交換的現實。問題是『商場如戰場』,要平等公平是沒有(恐怕只有到 宗教世界裡去找),何況各國又有各自的超經濟因素(國家補貼或關稅), 可是由於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還是比比較不發達國家有絕對利益(不是『比較 利益』),倒產生了生產的專門化和比較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畸形發展。
4)李嘉 圖的貨幣理論
李嘉圖 認為貨幣是商品,這是和他的的勞動價值理論一致的。可是他他沒有認識到 貨幣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特殊的商品,是一般等價物,價值符號和流通手段 。因此混淆了金屬貨幣和紙幣,錯誤地提出貨幣量決定貨幣的價值,得出貨幣 量和貨幣的價值成反比的說法。我在前面已經提到過在實際的國際貿易中, 英國會陷入長期的負債陷阱中。照李嘉圖的貨幣理論,英國的黃金流出, 國內的儲存量減少,相對的紙幣就會貶值,商品的價格和成本會趨於下降。 葡萄牙和英國之間的貿易逐漸會再反過來平衡。可是實際上並不如此,當 美國的國債大到沒有辦法用金子還債的時後,尼克森就宣布廢除金本位。今天 美國的國債必須要全世界來承當,美國人可以靠負債過活。資本主義發達國家 還是比比較不發達國家有絕對利益,會導致發展不平衡。
我們所以 不厭其煩地一再重複這些理論的問題,就是要說明理論的現實性。像金寶瑜 那樣把WTO跟“帝國主義”畫等號,然後,控訴它“不公平﹣不平等”, 然後,又把反“不公平﹣不平等”跟反“帝國主義”畫等號。這一來好像反了 什麼,如果台灣的工人被她如此這般地團團轉兩圈,轉到跟著外國的什麼” 反帝國主義全球化“的組織轉,反是反了,可是又為台灣工人爭了什麼﹖ 如果替台灣工人爭取到“廉價勞工的”『比較利益』,這一來台灣不分內外 的資本家一定開懷大笑,滿滿的口袋鈴鐺響。抽象的反對“帝國主義”就如 在心中幻想一個鬼然後跟鬼打架。建立在科學的分析和站在台灣工人階級的 立場上的鬥爭策略才會為台灣的階級鬥爭找到改變世界的出路。相比之下, 新世代青年團一掃那種大而無當金寶瑜的“反”和蔡建仁那種羞人答答的 “贊成”,提出簡單具體的反對台灣政府加入WTO不當的政策的議題。 這是多麼令人振奮令人驕傲的大事呀!那些反對他們的“左翼”人士們,你們 倒底是站在什麼階級立場的“左翼”啊﹖
知識份子 靠理論吃飯,玩弄理論,可是很輕視理論。理論和實踐的矛盾統一關係不是 要把二者割裂,更不要把理論和實踐的發展說成兩段論。切忌用經驗論或 邏輯經驗論來學理化理論和實踐,使之成為二元的關係。台灣左派的發展。 對台灣社會的分析,理論和實踐,台灣的工人階級的鬥爭和策略要建立在科學 的社會階級分析上,主要是謀定而後動,而不要做救火隊,光憑熱情,像 無頭蒼蠅亂亂撞。我們應該冷靜思考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二十幾年來究竟 我們做對或做錯了什麼﹖為什麼台灣左派無所積累,為什麼很多我們的努力 的結果都被右派收割﹖
◆本文是 下面在本討論區已經發表文章的續篇:
[1]《對WTO議題的一些意見 》1/21/2000
[2]《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一) 》1/23/2000
[3]《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二) 》1/25/2000
[4]《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三) 》1/29/2000
[5]《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四) 》2/01/2000
[6]《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五) 》2/06/2000
[7]《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六) 》2/14/2000
日期:Tue, 22 Feb
主題: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八)
毛澤東 在1937年寫了《實踐論》和《矛盾論》,到了 1950年和1952年又各自修改了 一遍。所謂《兩論》在論述上互相補強,承繼並發展了蘇聯 對馬克思主義認 識論的研究成果,對現代辯證法有非常大的貢獻。如果合起 來看,兩論實一 論,則對馬克思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列寧的《談談 辯證法問題》之 後的現代辯證法發展的確有所推進。如果分開來看,《兩論 》還存在著蘇聯 在這一方面研究的一些缺陷,特別是《實踐論》,由於反對 當時黨內教條主 義的傾向,帶上了很濃厚的經驗主義色彩。毛澤東後來也認 識到這個錯誤,做了 許多挽救的工作,但是已經開了很難彌補的後門,給鄧 派中共官方馬克思主義 找到他們理論合理化的根據。這些錯誤的傾向主要有 兩方面:
【一】把感性 和理性、實踐和理論分割開,一刀兩斷,斬盡殺絕。 忽視了其間的一致性, 並挖掘了事物對立面互相轉化的一條不可跨越的橫溝 。這就是後來鄧派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和「摸著石頭過河」這 類狹隘經驗主義的始作 俑者。這也就是台灣這些年“亂亂做亂亂對”和混水 摸魚的“破”病症候群 。
【二】把感性 和理性、實踐和理論在認識過程中的發展階段用「兩 段論」來說明,使發展 的階段性變成無始無終的線性序列,像大江東去,此 恨綿綿無絕期。事物發展 過程的階段性是由事物諸矛盾中的次要矛盾轉化的 形式來分,主要矛盾決定 事物的本質,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轉化決定事物 發展過程階段的終結和新 階段的開始。事物矛盾的兩方面中,主要方面決定 事物的性質。「兩段論」 否認事物發展過程中主次轉化的辯證關係,而且以 先驗論把發展的階段用二 分法代替發展的辯證法。中共官方馬克思主義把社 會主義革命分成新民主主 義時期和社會主義時期兩個階段,然後把社會主義 階段分成低級和高級兩個 階段,就是用這種形而上學的手法。
對立面的互相轉 化就是質量互變的過程,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個 個別的階段都存在著互相 依存的矛盾的兩方面,而不是兩段發展論。例如, 到延安去參觀的考察團, 真的會先來一斷“感性認識階段”,然後再來一段 “理性認識階段”麼﹖恐怕 這樣機械認識的可能是絕無僅有。難怪毛澤東當 時會把義和團片面地看成是 “排外主義”了 。
在新民主主義 時期反封建地主和官僚是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同時反官 僚買辦是反對資產 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都含有革命的雙重性。資本主義始 基,也就含有社會 主義的萌芽。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對立面,資本主 義產生社會主義, 不是共產黨,也不是馬克思製造社會主義,馬克思只創造 科學的社會主義。 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和商品生產的社會化已經存在著資本主 義和社會主義的基本 矛盾,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矛盾斗爭不會像蔡建仁的 「轉關論」那樣先發展 資本主義,等到有一天「轉關」到來再開始。蔡建仁 的「轉關論」就是 抄中共官方馬克思主義的「兩段論」。
蔡建仁有一套 「排隊理論」,据說沒有「左派」或「右派」,只有「左 翼」或「右翼」。 有的人排在社會階梯的左邊,有的排右邊,終久看誰到達 頂端爬得快。這 就是他這些年來的非階級左右「排隊理論」。「左翼」、「 左翼」你們是排在 那一個社會階級的「左翼」 ﹖
「勞動標準的 核心之一係工時,要求全世界同步縮短,而不是片面要求 窮國,以免表相剝奪 他們的工作機會,更要緊的是,與其施惠實質工權, 不如賦予程序工權, 保障工人組織工會,這是目前藍色條款論者所忌諱的。 因會這會觸及結構性 的改變。正是我們要踏前一步去主張的。而根本解釋, 延伸目前服務業貿易 自由化的邏輯,既然服務業的人員(personnel)因而自由 流動,怎麼把廣大的 勞動者(labour)或工作者(worker)摒棄在外,當商品、 資本與訊息的流動 日益自由時,竟把人類分為兩類,只讓資本增殖的代理人 得到自由,卻把最 多數人禁錮在地,然後聲稱給植物人制訂勞動標準,豈不是 假惺惺透頂嗎? 問題是,左翼,特別是各國的左翼果真願意推動勞動流動的 全球化嗎?
」( 引自蔡建仁的《接聽西雅圖前哨戰的鉦鼓》)
(待續)
◆本文是下面在本討論區已經發表文章的續篇:
[1]《對WTO議題的一些意見》1/21/2000
[2]《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一)》 1/23/2000
[3]《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二)》 1/25/2000
[4]《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三)》 1/29/2000
[5]《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四)》 2/01/2000
[6]《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五)》 2/06/2000
[7]《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六)》 2/14/2000
[8]《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七)》 2/18/2000
日 期: Thu, Feb 24
 主
題: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九)
我在《對WTO議題的一些意見》( 見[1])批評過蔡健仁一些話,現在再回頭來檢討一下, 看看我講對了
一些什麼“情緒”的話, 值得讓蔡健仁以及他的黨羽 在『討論區』裡對我吐口水。我說:
◤一) 蔡健仁說:「倘要開發中國家維持環保,則其產生的利益, 如水土涵養、 氧氣再生等等,都有權得
到報償」。(見 《接聽西雅圖前哨戰的鉦鼓》  )
這 種看法是錯誤的,因為污染對台灣的資本家(包括內外資)而言是當作一種 額外利潤,本應計入生產成
本的清理費用,在(國)官、資勾結下卻變成“ 社會費用”。我們都知道,很多對環境的破毀,萬年救不
回。這些「維持 環 保」不是商品,不是「利益」買賣,也不能「報償」。
二 )蔡健仁說:「勞動標準的核心之一係工時,要求全世界同步縮短,而不是 片面要求窮國,以免變相剝
奪他們的工作機會,更要緊的是,與其施惠實質 工權,不如賦予程序工權,保障工人組織工會,這是目前
藍色條款論者所忌 諱的。」(見《接聽西雅圖前哨戰的鉦鼓》)
這 是“強不知為知,不知也”的說法。1995年WTO會員國的官方立場是勞動 基準不在議程內,1996年新
加坡部長會議宣布承認國際勞工組織(ILO) 去製定勞動基準,兩組織要“繼續即有的合作”。所謂勞
動基準是指對各種 勞動條件的規範,諸如工資、工時、安全、衛生、組織工會、罷工等。IL O有七條“
核心勞動基準”公約,包括:78條)自由結社(公會或 工會);98 條)集體協商的權力;29條)免於強制性勞
動;105條)強制性勞動的 規範;10 0條 )平等報酬;111條)非岐視性雇傭;138條)最低工作年齡的限制。 其
中台灣政 府簽了105條和111條。問題不在簽不簽,問題的實質是:如果違 犯這些約定 WTO或ILO有什
麼制裁的能力﹖很有限,而且是消極的。W TO有法庭 ,如近兩年判定日本和南韓米酒稅太低,但是要解
決還是靠控告 國跟被告國 的協商。◢(上面◤◢裡的話引自[1]】 )
所 謂「實質工權」和「程序工權」的提法,貌似很有學問、另 有玄機,有些人 還上當跟著討論,可是如果
說破卻不值三分錢。讓我們就來刺破 蔡建仁的雞 GUI吧,看看他的胡蘆裡賣的是什麼膏藥。其實,他是套
用了開 會時用的「 實質問題」和「程序問題」的概念,可是這裡的上下文用的實在 文不對題, 羊頭吃狗肉
。以蔡建仁的學問,我們本也不能要求過苛,但是有 些人還真的 跟他辯論到底是「實質工權」或「程序工
權」孰為優先的問題, 那我就忍不 住要跟各位透露一點祕訣,有學問的一定要像蔡建仁那樣主張「施惠實 質工 權,不如賦予程序工權」去選擇「程序工權」!因為大家一定曉得開會 提案 的時候「程序問題」當然
比「實質問題」優先。我們在此姑且假定蔡建 仁的 隨機應變說不定有點名堂,也不仿隨緣一下。那麼蔡建
仁所謂「程序工 權」 指的是什麼﹖原來就是「保障工人組織工會」。可是,1996年WTO的 新加 坡部長會
議不是已經宣布承認國際勞工組織(ILO)去製定勞動基準 了嗎 ﹖而且,ILO也早已製定的第78條公
約不就是「保障工人組織工會」 嗎﹖ 那麼,怎麼還要勞動蔡建仁他老人家來主張「賦予程序工權」呢﹖這
不 是脫 褲子放屁嗎﹖當然,對蔡建仁的話是不能過份分析的,因為他可以把很 多互 相矛盾又莫名其妙的話
湊在一起而且又可以使他的黨羽鼓掌喝采,這不 是很 簡單的事,也不得不令我佩服他的神通廣大!不過,
這些年來,他也真 是膽 大妄為,把台灣左派藐視到極點,難道他以為台灣的左派都是一群飯桶 ﹖
( 待續)
◆ 本文是下面在本討論區已經發表文章的續篇:
[1] 《對WTO議題的一些意見》1/21/2000
[2]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一)》1/23/2000
[3]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二)》1/25/2000
[4]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三)》1/29/2000
[5]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四)》2/01/2000
[6]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五)》2/06/2000
[7]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六)》2/14/2000
[8]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七)》2/18/2000
[9]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八)》2/24/2000
日 期: Thu, Feb 26
 主
題: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十)
「勞 動標準的核心之一係工時,要求全世界同步縮短, 而不是片面要求窮國,以免表相剝奪他們的工作機 會,更要緊的是,與其施惠實質工權,不如賦予程 序工權,保障工人組織工會,這是目前藍色條款論 者所忌諱的。因會這會觸及結構性的改變。正是我 們要踏前一步去主張的。」(見蔡建仁的《接聽西 雅圖前哨戰的鉦鼓》)
蔡建 仁所說的「與其施惠實質工權」是指什麼呢﹖就是 工時。他主張工時「要求全世界同步縮短,而不是 片面要求窮國,以免表相剝奪他們的工作機會」。 如果不仔細推敲一下,很多人一定會以為他很懂W TO的問題,提出什麼了不起的主張,或者語焉不 詳而已。不,這個有學問的蔡先生完全把最基本的 WTO工權的問題攪混了!資本主義發達的國家(D CC)一般說來工時都是比比較不發達的國家(UCC )短, 因此,DCC的工時單位比UCC的高,從商品生產 成本來說,商品的生產价格也比較貴,不利於在世 界市場的競爭。在WTO的會議裡,DCC都提出 工時「要求全世界同步縮短」反過來向金寶瑜所說 的
用「比較利益」的“廉價勞工”的窮國要求公道 !而且ILO也已經在第100條公約中明文規定有關 事項。曾幾何時,這些強國的要求和規定被蔡先生 用隔山打牛神功,變成他老人家的主張﹖而且他還 得出一個更令人驚人的結論,如果「片面要求窮國 」,就會「以免變相剝奪他們的工作機會」!對「 窮國」來說,工時長對用“廉價勞工”的資方就可 以少僱用人,工時縮短不是需要僱更多的工人嗎﹖ 怎麼反而「剝奪他們的工作機會」﹖難到這些年蔡 建仁及其黨羽就是這樣「實踐」的﹖他這種胡言亂 語,除了可以騙倒《左翼》雜誌的編輯們還能夠騙 倒誰﹖而且他又說:「保障工人組織工會,這是目 前藍色條款論者所忌諱的。因為這會觸及結構性的 改變。」真的有什麼「藍色條款論者」「忌諱」「 保障工人組織工會」﹖如果有,那只能像蔡建仁及 其黨羽才會這樣顛倒是非。為什麼「保障工人組織 工會」「會觸及結構性的改變」呢﹖他沒講,我們 也不願加以猜測,但是台灣的工會那麼多,真正的 問題還不是能不能「組織工會」,而是國家和資本 家在官資勾結下,長期的宰制,使已存的工會成為 無能的閹雞工會。而且,「組織工會」是合乎資本 累積結構的邏輯,有保障工人權益和和促進生產的 功能。問題是台灣的工會大多只是促進生產不保障 工人。
去年 有個由胎死腹中的《左翼筆記》雜誌舉辦的有關 大眾運輸和工運的討論會,在這個會中有一場由蔡 建仁、汪立峽和林孝信三人主講的議題,蔡建仁對 汽車駕駛員做了一番階級分析。据他說汽車駕駛員不是 籃領而是白領。我那時雖然很驚呀,我還以為聽錯 了,在這篇句句都錯的短文裡,我又看他耍弄階級 分析,有必要也和大家來奇文共欣賞一番。
「而根 本解釋,延伸目前服務業貿易自由化的邏輯,既然 服務業的人員(personnel)因而自由流動,怎麼把廣 大的勞動者(labour)或工作者(worker)摒棄在外, 當商品、資本與訊息的流動日益自由時,竟把人類 分為兩類,只讓資本增殖的代理人得到自由,卻把 最多數人禁錮在地,然後聲稱給植物人制訂勞動標準 ,豈不是假惺惺透頂嗎?問題是,左翼,特別是 各國的左翼果真願意推動勞動流動的全球化嗎?」 (見蔡建仁的《接聽西雅圖前哨戰的鉦鼓》)
( 待續)
◆ 本文是下面在本討論區已經發表文章的續篇:
[1] 《對WTO議題的一些意見》1/21/2000
[2]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一)》1/2 3/200 0
[3] 《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二)》1/2 5/200 0
[4]《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三)》1/29/ 200 0
[5]《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四)》2/01/ 200 0
[6]《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五)》2/06/ 200 0
[7]《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六)》2/14/ 200 0
[8]《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七)》2/18/ 200 0
[9]《 評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八)》2/22/200 0
[10]《評 蔡建仁的「轉關」社會主義(九)》2/24/200 0
參考文件:
蔡建仁《接聽西雅圖前哨戰的鉦鼓》
1999.12
金寶瑜《帝國主義之全球化下絕無自由或公平的貿易》(苦勞網原譯稿)
1999.12.07
金寶瑜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Free Trade or Fair Trade under Imperialist
Globalization(英文原稿)1999.11.28
金寶瑜《帝國主義之全球化下不可能有自由或公平的貿易》(金寶瑜校訂稿)2000.02.10
苦勞網首頁【稿件校正啟事】2000.02.10
|